近日,邯山区教育体育局精神文明建设经验做法被《河北日报》图文刊登发表,作为省级文明单位,该局是全市入版的教育部门,在全省范围赢得了高度的关注和广泛的赞誉。
近年来,该局不断创新活动载体,狠抓师生“德、言、行”,将精神文明建设践行在行动上,惠泽于百姓中。
全区各校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学生德育首要任务,通过“垃圾不落地,校园更美丽”、“照照镜子洗洗脸,对照自己找缺点”、“学雷锋我先行”、“寻找身边美德少年”等系列活动,从“助人为乐、自强自立、诚实守信、勤俭节约、尊老爱幼”等多个方面开展“美德之星”评选,20余所学校已评选出“孝心少年”、“勤俭少年”、“爱心少年”、“诚信少年”等100余名身边的“美德少年”,并通过校园“道德讲堂”,组织学生事迹报告会,使全区少年儿童学有榜样、行有楷模、赶有目标,在广大学子中掀起从我做起,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,人人争当热爱祖国、理想远大、勤奋学习、品德优良好少年的新浪潮。
该局一直将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基础工作。通过“强基层、提质量、促发展”等行动,成立局党委成员带队专项工作组深入教学一线,机关干部常驻学校,通过“进校园、走千家,知民情、解民忧”宣讲调研、“党员示范岗”评选等活动在学校现场办公,当场解决实际困难,共发放各类意见征集表13000余份、调查问卷1550余份、收集各类问题反馈189条、合理化建议165条。该局修改现行规章制度50余项,新建《师德专项考核》等多项制度,为师生解决教育教学、生活困难300余件,捐助款项15万元;并常年深入到贫困户家中排忧解难,共帮扶贫困家庭140余户,送去慰问品300余件,解决就业、就学等生活困难问题150余个,给予资金支持8万余元,帮扶贫困学生1099人,资助金额达12.7万余元;同时确定13所学校作为务工子女定向就读学校,占全区学校的60%,三年来共接纳务工子女23000余名,使他们享受到与辖区学生“同城同质”的教育机会。在学校开设留守儿童“亲情话室”,挑选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“代理家长”,邀请社会爱心人士100余名担任“爱心父母”,让100余名留守儿童都能享受到“父母”的关爱,真正使志愿者服务活动服务百姓,惠及民生。
该局还积极发展“全民健身”运动,批准设立了“邯山棋院”、“邯山太极拳协会”等民间体育社团,将每年8月8日作为“全民健身日”,组织了毽球、门球、太极拳等多种形式的健身活动,加大了对特色体育项目的扶持力度。并积极争取省市体育局的支持,筹资200余万元完成了十一个街道办事处和两个乡镇35套体育健身器材的安装,投资60余万元组建了三所“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”,为辖区百姓的健身,锻炼提供了充足的器材和场地,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和赞扬。